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a set of vegetative and generative characters over 13 years has been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growth and seed production dynamics of the Siberian stone pine (Pinus sibirica Du Tour)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forest zone in western Siberia.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range of fluctuations in most of vegetative characters is ordinary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close to normal. The range of fluctuations in many generative characters is enormous (from 0 to +∞),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values is usually skewed, with low values being recorded several times more frequently than high values. Most variable are the proportion of abortive cones and other characters that are determined mainly in the spring of the pollination year. These characters account for a very high level of variation in the total see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地区坡地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坡地发育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研究对三峡库岸稳定性的评估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括坡地发育的研究进展,阐述科学家们对坡地发育的不同看法入手,引出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特殊性。初步研究三峡地区的坡地发育具有分段式分进的特点,包括中山峰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山顶缓坡的风化剥蚀夷平的过程,上段斜坡的片流坡地侵蚀过程,下段陡坡的剥坡后退过程,山麓堆积缓坡的剥蚀过程等。通过分析三峡地区坡地的五种坡段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三峡库区的稳定性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的影响,预测未来的三峡库岸,大部分为剥蚀陡坡,部分为崩塌滑坡陡坡,三峡沿岸城镇开发建设的重点将是库岸有坡地的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3.
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是区域灾害评价的关键指标,也是山区型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探析山区型村镇建设的生态约束条件,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18年SPOT_VGT NDVI数据,利用地形位置指数(Topographic Position Index,TPI)和坡度位置指数方法,研究了赤水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地形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赤水河流域内,1998—2018年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斜率为0.004 7;NDVI>0.60的集中连片区域主要分布在古蔺县北部、赤水市大部和习水县西北部,占赤水河流域总面积的8.42%;Sen's slope在0.009~0.015区间时,赤水河流域植被生长增强趋势最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赤水河中上游、二道河以及下游的大同河干流地区.②TPI在-39.4~34.3区间的面积最多,为6 221.63 km2,占赤水河流域总面积的34.05%;将赤水河流域坡度类型划分为山脊、上坡、中坡、平坡、下坡、山谷6个坡度位置类型,其中,中坡面积(7 792.02 km2)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2.64%,表明TPI数值较小且坡度大于5°的区域是赤水河流域地形主体.③赤水河流域植被在山脊的平均NDVI最高,为0.747,且山脊平均Sen's slope最高,为0.007 2;山谷平均NDVI最低,为0.709.研究显示,赤水河流域植被分布在118.5~486.9的TPI区间或分布在山脊处时整体生长较好,且生长增强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水平及其防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我国天然石材产品中放射水平、分类控制使用的现状以及应用天然石材装饰室内所致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加强对天然石材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监测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滑坡稳定性与地震力的关系.以剩余推力法为基础推导了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及步骤。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几个滑坡稳定性结果,得出了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是否考虑地震力很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正确作出是否对滑坡进行治理的决策的结论。由此可见,地震力的作用是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不同填料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徐丽花  周琪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603-605
研究了沸石、沸石-石灰石、石灰石3种填料的人工湿导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沸石和石灰石混合使用,不会降低沸石吸附氨氮的能力;(2)沸石可促使难溶性P的释放,使得石灰石吸附P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利用;(3)沸石和石灰石发生了协同作用,对TN、TP的去除效果均好于其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
元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的边坡生物防护的植物筛选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了湿法喷播中草灌的比例问题,发现了短萼灰叶(山毛豆)是适宜的灌木种,并提出了“两步施工法”。  相似文献   
8.
以麦饭石为吸附质,采用反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载气流量、麦饭石装柱质量和载气湿度对吸附等温线测定的影响,测定了苯等4种挥发性芳香类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焓。结果表明,在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苯等4种挥发性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能遵循理想气相色谱方程,且测得的吸附焓和其蒸发焓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南京雨花石     
南京出产的雨花石为天赐瑰宝,按照矿物岩石学可分为11类,可从岩石质地、艺术、科学、历史四个方面评价其价值。雨花石作为砾石、卵石主要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而组成雨花石的原岩的成因各异,火山作用是最为重要的成因方式。雨花石可从产品销售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加以利用,搞好规划开发利用时要注意保护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